
保險翻譯
保險翻譯 |
保險(insurance)(僅指商業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 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保險是以契約形式確立雙方經濟關系,以繳納保險費建立起來的保險基金,對保險合同規定范圍內的災害事故所造成的損失,進行經濟補償或給付的一種經濟形式。保險是最古老的風險管理方法之一。保險和約中,被保險人支付一個固定金額(保費)給保險人,前者獲得保證:在指定時期內,后者對特定事件或事件組造成的任何損失給予一定補償。 保險屬于經濟范疇,它所揭示的是保險的屬性,是保險的本質性的東西。從本質上講,保險體現的是一種經濟關系,表現在:(1)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商品交換關系;(2)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收入再分配關系。 從經濟角度來看,保險是一種損失分攤方法,以多數單位和個人繳納保費建立保險基金,使少數成員的損失由全體被保險人分擔。 從法律意義上說,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即通過簽訂保險合同,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被保險人以繳納保費獲取保險合同規定范圍內的賠償,保險人則有收受保費的權利和提供賠償的義務。 由此可見,保險乃是經濟關系與法律關系的統一。保險是一種經濟制度,同時也是一種法律關系。保險源于海上借貸。到中世紀,意大利出現了冒險借貸,冒險借貸的利息類似于今天的保險費,但因其高額利息被教會禁止而衰落。1384年,比薩出現世界上第一張保險單,現代保險制度從此誕生。 保險首先是一種經濟制度。保險是為了確保經濟生活的安定,對特定危險事故或特定的事件的發生所導致的損失,運用多數單位的集體力量,根據合理的計算,共同建立基金。以為補償或給付的經濟制度構成保險應具備4個要件: ①保險必須有危險存在。建立保險制度的目的是對付特定危險事故的發生,無危險則無保險。 ②保險必須對危險事故造成的損失給以經濟補償。所謂經濟補償是指這種補償不是恢復已毀滅的原物,也不是賠償實物,而是進行貨幣補償。因此,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必須是在經濟上能計算價值的。在人身保險中,人身本身是無法計算價值的,但人的勞動可以創造價值,人的死亡和傷殘,會導致勞動力的喪失,從而使個人或者其家庭的收入減少而開支增加,所以人身保險是用經濟補償或給付的辦法來彌補這種經濟上增加的負擔,并非保證人們恢復已失去的勞動力或生命。 ③保險必須有互助共濟關系。保險制度是采取將損失分散到眾多單位分擔的辦法,減少遭災單位的損失。通過保險,投保人共同交納保險費,建立保險補償基金,共同取得保障。 ④保險的分擔金必須合理。保險的補償基金是由參加保險的人分擔的,為使各人負擔公平合理,就必須科學地計算分擔金。 |